2022年5月13日12时30分,由外国语学院张春教授主讲的献礼校庆“风采外语路”系列讲座之“大变局谋大变化——时代背景下英语的国际地位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走向”主题讲座于忠孝大楼A207(第二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光荣,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黄长恩,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学生科科长陈锐及外国语学院全体老师和外国语学院近400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易兰主持。
锦城五月,繁花似锦。正值成都锦城学院17周年校庆之际,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分析当下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以坚定英语专业同学们的学习信心、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张春教授将今日讲题划分为国际形势变化与英语地位再思考、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英语专业教学因时而变的策略及其发展趋势三大板块,以“教学相长”引述主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紧密,点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概念并不限于英语本身,提出在面临时代“大变局、大变化”时,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走向对师生两者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张春教授在讲座中提到,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以贸易战为导火索,美国纠集西方大国、拉拢部分亚太国际针对我国,意在打压我国发展空间,以确保自身国际霸主地位,以中美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争为背景的中美博弈已经拉开序幕。于全球正面临新冠疫情挑战、世界经济遭受显著冲击、全球化进程受阻之际,大国间的关系已经濒临重组,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
在这种国际形势剧变的时代背景之下,张春教授针对近年英语及英语教学所面临的负面态度,提出对英语地位进行再思考、再审视:英语如今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从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语言文化输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其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英语的国际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其本身的重要性、通用性、功能性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实际上,英语学科不仅没有“衰落”,甚至出现了“低龄化”“普及化”等新的倾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张春教授认为我们在学习英语专业的过程中,不应该回避西方文化的教学。历史教训仍然历历在目,我们应该高度警惕一切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
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方面,张春教授概述了国家教育近年关于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的相关指示要求,列举近年数据,指出英语教学至今已有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着关于教学实践、专业管理与外部环境各方面的问题,我国专业教学仍需要不断改革、不断进步,同时也呼吁同学们对未来要有长远的目光与清晰的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张春教授提出了关于英语教学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在中外交流愈加频繁的21世纪,我们选择英语专业,需要坚定信念、深化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在教学方面,要做到改革创新,深挖专业教学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拥有的潜力,探索新兴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转变长期根深蒂固的惯有观念,摒弃惯性思维、重视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成果,深化专业内涵发展。张教授指出,我国与英语国家的交流始终存在,对此应该反客为主、主动出击,由被动依赖转为主动寻求突破、主动利用资源、进行双向交流,提倡中外并重、传播中国文化;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的巨大改革及发展平台,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教育的未来走向。
在问答环节中,张春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给出了关于英语专业就业前景的建议,并提出构造中国特色的自主教育新体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李院长认同张春教授的观点,补充到:构造中国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模式需要同学们的积极学习、积极钻研、积极进取,既然选择了一门国际语言,就应该摒弃传统的惯性思维,鼓励同学们脚踏实地、不负光阴、不负青春。
最后,本次活动在张春教授、会场嘉宾以及学生代表的合影留念后圆满落下帷幕。
张春教授的详细讲解,针砭时弊,开拓视野,为学院重点推进的“学生非认知能力”教育提供了学习平台。无疑是给外语专业的学子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场的同学们都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受益颇丰,对当前国际形势以及英语专业前景都有了更清晰、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也希望外院学子们在今后的外语学习中,能够更加坚定信念,在不断攀登奋斗新目标的求学之路上不惧挑战,砥砺前行!
新闻链接:张春教授简介
张春,英语语言文学教授,社会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和西华大学硕士生导师,美国弗吉尼亚洲东门罗大学访问学者。
先后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包括《英语听力》、《英语写作》、《基础英语》、《英语专业概况》、《英美概况》、《高级英语》、《英汉对比》。
研究方向主要为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理论社会学等。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国家级课题。担任大型系列出版物《哈佛百年经典》译委会主任,完成38卷本《哈佛百年经典》的翻译并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四川省译协第四届“天府翻译奖”译著类集体一等奖。近年来,先后出版译著5部,主编教材4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